從云計算到霧計算再到邊緣計算,越來越“接地氣”的數字化進程如今已進入了邊緣計算時代。除了在商業領域、通信領域,邊緣計算開始進入工業應用時代。
如今,位于前沿地位的工廠自動化和過程自動化工廠均開始使用邊緣計算來獲取和處理車間數據,并將其與工業控制系統緊密融合,發揮其在數據帶寬、成本和網絡延遲方面的巨大優勢。工業邊緣計算的應用也加速了工業4.0業務模型的集成,帶來了機器優化和生產率提高等好處。
在施耐德電氣數據中心科研中心技術總監林密看來,未來的智能工廠其本質上是對人工智能、機器人、云計算、數字孿生和3D打印等新興技術的全面應用,“這些新技術對延時要求很短,短至幾毫秒,所以在工業領域我們可以看到IT計算能力的下沉趨勢,從過去企業級的數據中心或者云數據中心下沉到生產工藝的底層應用,與底層控制和執行設備進行融合,即IT與OT的融合。”
挖掘工業邊緣計算價值
與大多數商業應用相比,對工業場景應用而言,顯然一個更加可靠的、靈活彈性和高韌性的邊緣計算數據中心才是最根本的要求,尤其是要考慮如何應對惡劣的工業現場環境給IT設施帶來的可靠性風險的挑戰,以及現場人員可能造成的人為物理性風險。并且還需要進一步考慮分散在工廠的多個邊緣數據中心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問題。
林密認為,在經典的4層工業控制體系中,未來L4的企業層和L3的管理層將由企業IT系統和云端服務進行支持,而位于L2的控制層和L1的傳感執行層則是邊緣計算大展所長的地方,“由于更靠近底層,能夠更好地滿足底層對延時、帶寬、數據安全和網絡安全的高要求。而往上邊緣計算還能與企業級數據中心或者云計算進行交互,將篩選后的數據提供到上層平臺進行大數據價值的數據分析和挖掘。”
暢享工業邊緣計算“套餐”
事實上,邊緣計算涉及的具體產品和方案比較多,不僅包括IT硬件和軟件平臺,也涉及到很多物理基礎設施如機柜、UPS、空調、監控設備等。
施耐德電氣在工業邊緣計算方面擁有兩大重要優勢,其一是可以提供“套餐”式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在邊緣計算領域,施耐德電氣已布局多年,可針對客戶在不同場景中所面臨的邊緣挑戰提供多種規格的模塊化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包括制冷模塊、供配電模塊、網絡、監控、環境等在內的物理基礎設施單元與數字化服務創新技術,可以為企業提供高度一體化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同時,施耐德電氣還進一步在全球范圍內成立了邊緣計算聯盟,搭建了整合物理基礎設施供應商、系統集成商、IT設備制造商、托管服務供應商和最終用戶在內的,一個相互協同的合作伙伴生態系統,以標準化、可預測、高效、可靠的方式跨地區交付和管理邊緣數據中心。
其二,基于其配電和自動化領域在各行業的深耕,施耐德電氣正在通過內部的垂直整合與相互協作,設立行業應用團隊,深入了解各工業行業用戶的獨特需求及應用場景,并結合行業客戶的痛點和價值場景,以用戶為導向進行整體解決方案的研發,真正實現了工業邊緣計算的應用落地,迅速成為這一領域的領先提供商。
針對邊緣計算領域,施耐德電氣已建立起了成熟完善的生態系統,并協同行業內優質的合作伙伴推出了適用于工業領域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在今年,施耐德電氣與與國內領先的云計算解決方案和行業數字化服務提供商北京華勝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華勝銳盈科技 達成合作,推出了面向邊緣云計算和中小型數據中心場景的一體化集成解決方案——膠囊數據中心。膠囊數據中心一體化的設計,能夠為工業客戶帶來一站式部署、一鍵式管理的使用體驗,為行業開創了IoT融合的新典范。
在整個工業的數字化轉型大潮下,邊緣計算正在悄然進入工業應用現場,“潤物細無聲”地成為數字化生產的重要推手,工業邊緣計算時代,值得擁抱。